座谈交流

    弘毅沙龙举办“教师有效参与大学治理”专题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5-03-30 作者:    编辑:陈海兵    审核:    点击:[]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高校关系的一个重要举措。由此,如何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大学治理绩效,成为摆在当今大学改革和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探索这一课题,2014429日晚上,政治学院弘毅沙龙在博学楼AB603举办了“教师有效参与大学治理”的专题座谈会,我院教师段俊霞副教授做了主题发言,并就这一问题与政治学院部分研究生、弘毅沙龙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老师首先援引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高等教育研究》第10 )在《大学治理不是校长或教授为所欲为》中的观点:大学治理的最大技巧就在于既要有学术领导人的参与,更要有普通教师的参与。老师由此强调教师在参与大学治理中的重要性。之后,老师对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的区别与联系、何为有效参与等进行了界说。老师提出,管理的特点在于控制、主体一员、权利集中,而治理的特点在于赋权、主体多元、权利分散,她还从英文governmentgovernancetake part in join join in 等对其所谈的大学治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大学治理的“治理”应该是 governance,而非其他。在对核心概念理清之后,老师还就当前我国教师参与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从有效管理理论、参与管理理论、权利制衡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等方面提出了教师有效参与治理的策略。

     

    主题发言结束后,在座的研究生与沙龙成员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研究生蒋青同学提出教师参与治理也要要相应的制约考量,而杨晓亮、张晓两位同学则就如何界定“大学教师”提出了疑问。随后,崔发展、刘晓辉、李春燕、任重远、潘建屯等诸位老师,分别就大学教师参与治理的有效核心范畴、有效参与治理与参与治理的有效性的区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老师的这个研究学术前瞻性高,对于探索当前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培养教师有效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等均有重要意义。老师则对参会的老师和学生表示感谢,认为这些肯定与建议对自己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具有很大帮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