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何松蔚、高国良、谢震、任重远:2021-9-2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导读

    发布日期:2021-09-27 作者:高国良    编辑:高国良    审核:    点击:[]

    何松蔚、高国良、谢震、任重远:2021-9-2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导读

    日期:2021-9-23

    地点:思学楼D507

    时间:19:00-21:30

    领读人:何松蔚、高国良、谢震、任重远

    撰稿人:高国良

    主题:《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923日,弘毅沙龙读书会本学期第二次导读由何松蔚、高国良、谢震、任重远四位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首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进行了解读。

    何松蔚老师着重对《分析》一文写作和发表的历史背景进行了介绍。《分析》一文最早刊于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1925121日《革命》半月刊第四期,19262月的《中国农民》和3月的《中国青年》先后转载此文。何老师指出,对于毛泽东写作此文动机的判断,应该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加以分析,而不应该不加批判地接受那种“后见之明”。此文的写作更多是对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回应和补充,由于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需要动员广泛的政治力量组成统一战线,《分析》一文的发表旨在提醒革命党意识到其真正的使命何在,以便能够制定有助于实现革命目标的正确策略。

    高国良老师主要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串讲,他指出,《分析》一文的分析框架乃是从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推断其对待革命的态度,毛泽东据此将中国社会大致分为六个阶级——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在每一阶级内部又区分出若干阶层。从生产关系出发对社会结构进行分层,进而判断不同阶级的政治主张以及对革命的拥护程度,最终找出革命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这对于革命来说,不仅是一个亟待挖掘的理论问题,更是事关革命成功与否的现实问题。

    谢震老师主要对《分析》一文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作了阐发,他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即毛泽东在此文中划分阶级的依据更多是从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这一量的角度入手,这与马克思关于阶级的论述似乎有一些距离,究竟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谢老师接着说,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着与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如何分析和处理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做过深入思考,我们十分有必要从这些思考中吸取必要的启示。

    任重远老师侧重于阐发《分析》的现代启示,他从德国法学家卡尔·施米特关于政治的本质的理解出发,指明敌友划分的决断乃政治的根本问题,政治领域具有自身独立的标准,植根于人性的敌意将使不同的民族国家始终处于相互敌对的自然状态。卡尔·施米特的政治哲学与自由主义的政治理念截然不同,其极富争议性的政治表达提供了一个理解政治的全新视角。毛泽东在《分析》一文中显露出来的敏锐的阶级观念,同样代表了一种对于政治的现实主义态度。

    四位老师的发言从多种角度阐发了《分析》作为一个历史性文本所蕴涵的丰富意义,也为后续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导读活动作了良好的铺垫。

    参会老师:崔发展、潘建屯、任重远、高国良、谢震、何松蔚、彭雪华、郭玉秀、朱慧、杨莉、黄笛、杨伊、李建楠、张含梅、万媛、秦卫娜、向楠、罗文双、张馨艺

    参会学生:王智、王凯宗、胡嘉鑫、沈怡然、姚志森、夏昕怡、陈亿、王娇、白翠平、马艳平、彭晴楠、胡怡然、余靓、马红、王桢、何莹、余清卓、王洪飞、郑志强、扈帅军、朱超、周丽、李思颖、马倩、谢莹娇、仇玥琪、黄秋玉、庞明珠、谭秀南、陈潘、李子君、徐帆、牛诗琳、包友金、周艳红、时冰琪、殷思淇、黄宇航、李香燕、鄢若芸、何清、罗燕、廖静、王影、杨宇思、阿尔阿合、郑丽、何佳、廖璐、牟凤桃、王兴



    关闭